所以食神級的大廚不但煎、炒、蒸、煮,十八般武藝樣樣都行,更重要的是他要懂得挑「好的食材」。所謂「好的食材」未必是龍肝鳳髓或魚翅鮑魚,但它必定是質優料好,新鮮活跳。所以即使是一塊豆腐,只要用料實在,水質清新,那就是食材中的上品。在大廚的手中,也必能出神入化,烹調出一道佳餚。
同樣的,歷來的投資大師絕大多數都是精於投資股票、債券或期貨這些沒有經過加工的「原始食材」,很少聽到這些作手是靠買基金或結構債發財的。而他們在挑股票的時候,也未必一定要選什麼股王或是什麼某種當紅的科技產業,反而是一些本質良好又「價格實惠的食材」,最受他們青睞。例如,巴菲特是靠投資福特汽車賺了大錢,而索羅斯在早年創業還沒開始操作外匯期貨之前,也是靠投資捷豹(Jaguar)汽車狠撈一筆而奠定了事業的基礎。可是如果你隨便去問華爾街或是南京東路的分析師,汽車業的展望如何?我想大多數的分析師會跟你說,汽車業從過去半個世紀以來,就是個全球產能生產過剩、資本支出投入大、毛利卻不斷下降的夕陽工業,所以不是很值得投資。你再去看他們寫的投資報告,汽車業在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建議持有」(就是叫你不要買的意思啦),而在大部分時候,不是建議減碼,就是建議賣出。事實上,這樣的分析也是沒有錯的,因為你回頭去找那兩家汽車公司的歷史股價線圖,很可能會發現大概只有在巴菲特與索羅斯持有那兩支股票的那段時期,是歷史上買這兩支股票少數會賺錢的時候。所以一樣是雞蛋水餃股,大師買了會賺錢,而一般人買了可能一套10年,最後甚至更多了幾張壁紙。因為投資作手跟一般散戶的差別在於,他們不但懂得挑選「適合的食材」,而且更懂得什麼時候是買進、什麼時候是賣出的最佳時點,這其實也就是廣義的「炒作技巧」。這和炒菜要會技術是同一個道理。同樣是一盤雞肉,大廚炒出的宮保雞丁,吃的人不但要多配幾碗飯,甚至恨不得把盤子也吃下去;換成漂亮有氣質卻不擅煮飯的人妻媽媽來炒,很可能善解人意的小學生兒子,表面會敷衍母親說好吃,暗地裡卻把整個便當倒給校犬小黃,自己跑去合作社吃牛肉麵了。
所以一般人雖然知道投資跟吃飯都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可是大部分人因為不會做飯或懶得做飯,所以都不開伙選擇上館子。這和現在愈來愈多人選擇廣告裡所說的『把理財交給專家』,以買基金或其他金融商品代替自己做股票或其他投資操作的方式一樣。
- May 02 Fri 2008 23:01
一條牛可以剝幾層皮-股票、基金與結構債(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