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投基金也不好,投黃金也不好,那有人就問了,聽說玩期貨跟選擇權本小利大很好賺,是不是可以投資呢?
這個問題有點像是你聽說車神舒馬克靠F1賽車賺了上億美金,於是你就想既然學過開車(或是正在學開車),不知道能不能也靠玩F1賽車賺錢?答案自然是理論上有可能性,但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實現。
先說期貨吧!期貨最可怕的地方倒不是在於它的產品有多複雜或是多不透明,而是在於它的槓桿倍數太高,風險太大。交易一口台指期所需的保證金不過6萬4,但假設你是在9000點時買進的,卻相當於買進了180萬的股票,如果大盤忽然跌了500點(-5.6%),你至少就會立刻虧損10萬塊以上。更慘的是期貨市場在什麼兩國論、911或是雷曼破產這些重大崩盤事件發生時,都會有超跌的傾向,所以你的虧損可能會比想像中更大。有個前輩告訴我,他在李登輝執政時代發生兩國論之前,他買了一口摩台指,為了保險起見還下了3%的停損單。那年頭電腦下單沒今天那麼發達,結果某天早上接到營業員來電,說他已經賠了快20萬。為什麼會賠那麼多?因為在那些偉大歷史事件發生時,期貨市場都會產生暴跌的「快市」,即使你已預下了3%停損單,你的平倉價格搞不好是在-7~10%之間,所以下了一口卻會賠快20萬也是可能的。
期貨風險既然那麼大,那玩選擇權應該好多了吧?選擇權大概是所有集中市場交易的產品中最難的一種。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為例,選擇權玩的好的人不外乎兩種出身,一種是拿到數理博士學位的交易天才,另一種則是在街頭賭梭哈,每賭必勝的混混。所以這實在不是一般上班族能玩的鳥。依據統計,買進選擇權的人,大概有90%的時間都是賠錢的,因為選舉權的時間價值就會像冰棒一樣,會隨著時間移轉而流失;那既然買選擇權9成都賠,賣選擇權應該9成都賺吧?是都賺沒錯,可是在90%的賺錢時光,都是在拗時間價值,賺些小錢,在剩下的1成賠錢時光,卻是賠大錢。看不懂的可以把它想成是你賣一張保單給別人,每個月是可以收個幾千塊的保費,但一旦對方出險,你可能要賠個幾十萬。
期貨與選擇權也就是一般所稱「衍生性商品」的兩大基本元素。以前雷曼兄弟倒店,台灣各大銀行財富管理賣了一堆害死投資人的連動債,其實就是更複雜的「衍生性商品」。這類商品除了有風險高,不易理解的缺點外,更慘的是缺乏透明度。不要說是那幾家害死人的大銀行的理專,甚至是產品經理都好,都不一定真正了解他們賣的東西的風險在哪裡,因為這種產品的有些地方的風險是那些撈大錢的投資銀行(像雷曼這種)有意或無意間所隱瞞不提的。
如果你是本文之1所明列的那些人,其實上開所列的「衍生性商品」都可以不用去理它了,因為不管你的營業員或理專怎麼天花亂墜把這些商品說的再好,你只要一碰大概是穩賠的。
所以說,不會或不懂的東西不要投。
這個問題有點像是你聽說車神舒馬克靠F1賽車賺了上億美金,於是你就想既然學過開車(或是正在學開車),不知道能不能也靠玩F1賽車賺錢?答案自然是理論上有可能性,但實際上幾乎不可能實現。
先說期貨吧!期貨最可怕的地方倒不是在於它的產品有多複雜或是多不透明,而是在於它的槓桿倍數太高,風險太大。交易一口台指期所需的保證金不過6萬4,但假設你是在9000點時買進的,卻相當於買進了180萬的股票,如果大盤忽然跌了500點(-5.6%),你至少就會立刻虧損10萬塊以上。更慘的是期貨市場在什麼兩國論、911或是雷曼破產這些重大崩盤事件發生時,都會有超跌的傾向,所以你的虧損可能會比想像中更大。有個前輩告訴我,他在李登輝執政時代發生兩國論之前,他買了一口摩台指,為了保險起見還下了3%的停損單。那年頭電腦下單沒今天那麼發達,結果某天早上接到營業員來電,說他已經賠了快20萬。為什麼會賠那麼多?因為在那些偉大歷史事件發生時,期貨市場都會產生暴跌的「快市」,即使你已預下了3%停損單,你的平倉價格搞不好是在-7~10%之間,所以下了一口卻會賠快20萬也是可能的。
期貨風險既然那麼大,那玩選擇權應該好多了吧?選擇權大概是所有集中市場交易的產品中最難的一種。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為例,選擇權玩的好的人不外乎兩種出身,一種是拿到數理博士學位的交易天才,另一種則是在街頭賭梭哈,每賭必勝的混混。所以這實在不是一般上班族能玩的鳥。依據統計,買進選擇權的人,大概有90%的時間都是賠錢的,因為選舉權的時間價值就會像冰棒一樣,會隨著時間移轉而流失;那既然買選擇權9成都賠,賣選擇權應該9成都賺吧?是都賺沒錯,可是在90%的賺錢時光,都是在拗時間價值,賺些小錢,在剩下的1成賠錢時光,卻是賠大錢。看不懂的可以把它想成是你賣一張保單給別人,每個月是可以收個幾千塊的保費,但一旦對方出險,你可能要賠個幾十萬。
期貨與選擇權也就是一般所稱「衍生性商品」的兩大基本元素。以前雷曼兄弟倒店,台灣各大銀行財富管理賣了一堆害死投資人的連動債,其實就是更複雜的「衍生性商品」。這類商品除了有風險高,不易理解的缺點外,更慘的是缺乏透明度。不要說是那幾家害死人的大銀行的理專,甚至是產品經理都好,都不一定真正了解他們賣的東西的風險在哪裡,因為這種產品的有些地方的風險是那些撈大錢的投資銀行(像雷曼這種)有意或無意間所隱瞞不提的。
如果你是本文之1所明列的那些人,其實上開所列的「衍生性商品」都可以不用去理它了,因為不管你的營業員或理專怎麼天花亂墜把這些商品說的再好,你只要一碰大概是穩賠的。
所以說,不會或不懂的東西不要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