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台灣產業前景和長期高失業率的問題,你去翻一翻什麼財訊或是商業周刊,都會告訴你說,要發展新興產業及提升技術和創新能力,台灣產業才有前景。至於失業率呢?則會說要自我投資,不時回學校學習新觀念和新知識,才能不被職場淘汰。
我個人是覺得,用這些角度去分析,其實看不到也解決不了台灣和台灣就業人口現在面臨的真正的困境。
台灣從日治時代,就被定位成輔助型的經濟體。國民黨來台統治後,前期是支援反共復國的糧食軍需,後期則是不太需要投資就能賺錢的代工。台灣經過百年經濟發展之後,基礎工業實力仍然薄弱,從來沒有完整的產業結構,影響所及,幾乎無法自力完成任何一件像汽車或飛機等工業產品。
過去40年的前期其實走的是和日本基礎工業結合,以美國為市場的路,後期則是以中國取代部分日本和美國的角色。這種發展,對企業者影響不大,但對本土就業卻產生長期的傷害。台灣經濟如果再按照現在這個軌跡再樣走下去,就本土的就業而言,其實不會有任何幫助的。這也不是發展幾個新產業或是提升個別產業的技術和創新能力,所能解決的問題。
有個另類思考是看德國。台灣過去20年發展的產業,幾乎是德國所沒有發展的。而德國做得好的產業,也不是台灣做的那些什麼「高科技」或是apple式的什麼創新行業,不過就是老老實實地做些名稱一點都不吸引人的什麼化工、汽車、光學或製藥。結果人家德國現在好的很,台灣和美國卻慘兮兮。
1990年代德國統一,的確花了10幾年去調整。會花那麼長的時間,其實跟德國人超有人道主義,又絕對照顧弱勢的政策有關。台灣經濟發展都說已經可以傲世了,但在人道主義和社會照顧上,跟德國一比,那差不多就算是野蠻國家了。即使經濟強如德國,東西德在統一前各執歐洲東西兩陣營之牛耳,德國還是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去平衡兩邊的經濟和文化的差異。台灣那些想統一的人,如果能了解德國這20年來的融合過程,就會知道想把台灣跟中國統一是件多白癡的事。因為過去20年不過只是開放投資中國而已,長期失業就這樣慘兮兮了。哪天要真的統一了,台大學生最好也就是拿北大學生的薪資水準而已,至於那些沒念過什麼書的台灣同胞,就只好跟中國的民工老鄉看齊了。
1930年代,德國其實是當時世界的文化和科學中心。20世紀人類的科學,只要你能想的出來的東西,幾乎都是德國人發展出來的。納粹二戰滅亡,美蘇兩國竟因破城而入搶到的德國科學家,而使兩國的科技至少進步10~20年。
德國的技職教育是最有名的,有點類似大學和學徒制的混合體。多少優秀的設計及技術人員,都是從這個體系培養出來。你可以想像,這種制度有點像是由日本式的達人坐鎮講座,然後底下培養出一批技術高超,又富有人文思想的各行高手。台灣想學而學不像,最後又回到大學系統的文憑考試主義。一樣是技術學院出身,在德國可能成為賓士車代代設計的承傳者,在台灣可能就是混張四不像的文憑,出來只能賣賣賓士車的變形專科生。
日本沒有技職教育,所以把大學當成通才教育的場所,出來才訓練你。所以一般人只念個大學或短大就就業了,只用學校出身去分好壞。
台灣社會因為堅信文憑主義,大部分人四體不勤,最後弄到學位膨脹,把資源和青春不當浪費在對日後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提升亳無助益,華而不實的學校教育上。聯電副董宣明智就曾說過:台灣科技業大部分的工作,只需要國中的英文程度和小學的數學程度就足以勝任了。現在的大學生會領22k,其實某種程度是反映了以上的事實。你幹的工作只要國中畢業的人,都能勝任,為什麼要付你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呢?
真正讓台灣經濟停滯不前的原因,就在於此。尤其在大部分產業西進後,整體薪資水平自然跟著下降,在台灣大部分的就業人口就變成了他們所做的工作不值得這份薪水。於是就資方而言,能外移就儘量外移,能少請人就儘量少請人。李扁執政20年對這個問題雖然有意識到,但只能戒急用忍,並無力去改變經濟結構。老馬上台,醉心統一,自然完全不覺得這是個問題,產業加速西進的結果,只有使情況更加惡化。
當然要改變產業結構,不是一代的人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台灣在百年經濟發展之後,目前的經濟方式早已根深柢固。在短期的未來,我不太覺得台灣這些困境有什麼改變的跡象。就個別公司而言,不管有無西進或全球化,是有可能有亮麗的表現的。所以如果做台股投資,標的選的好還是能賺錢。但就整體的就業市場而言,眼前看到的卻是白雪茫茫,幾乎是永無止盡的寒冬。不管你現在有無頭路,未來都不容樂觀。所以,能及早未雨綢繆,才是吃死薪水的人該做的事。
- Nov 14 Mon 2011 22:13
台灣產業前景和長期的高失業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